为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,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,市生态环境局榆树市分局深入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工作。
全面部署 高位推进
召开全市生态安全工作暨生态环境保护领导小组会议,部署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工作,详细解读农村黑臭水体认定标准(村内房前屋后及村周边500~1000米范围内不能排入功能水体的,颜色异常或散发难闻气味的河塘沟渠),明确排查方式、制定排查方案、排查重点,要求各乡镇(街)抽调精干力量负责排查工作。
全域排查 摸清底数
组织全市28个乡镇(街)对388个行政村,城市建成区以外的河、塘、沟、渠等水体进行全面细致巡查,重点对农村房前屋后河塘沟渠及群众反映强烈的黑臭水体,特别是上级推送的23个疑似点位进行细致排查,精准摸底,查找源头,确保排查工作全覆盖、无遗漏。此次共排查154个汇水水体,1269个非汇水水体,确定4个农村黑臭水体。编制治理清单,建立详细台账,查明黑臭水体名称、地理位置、长度、面积、污染原因和治理范围,因河施策,逐河制订整治方案。
广泛宣传 营造氛围
结合日常工作,印发农村黑臭水体小知识宣传册300余册,深入村屯向群众普及黑臭水体的成因及危害,通过条幅、微信群倡导等宣传方式,增强群众环保意识,营造共同参与、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,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。在榆树信息港网站公开征集农村黑臭水体线索,织密农村黑臭水体防护网。
争取资金 积极治理
按照“控源截污、内源治理、生态修复”的基本技术路线,强力推进治乡、治水、治土、治岸等生态环境体系建设,结合农村黑臭水体特征和成因,分级分类、因地制宜逐步有序开展4个农村黑臭水体整治,实现全市农村黑臭水体存量清零,动态随清,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。同时按照市生态环境局统一安排,积极申报上级专项治理资金1790.98万元,目前已启动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工作。
下一步,榆树市分局将利用今冬明春有利时机,对辖区黑臭水体开展常态化巡查,大力加强污水追根溯源,不断提升辖区水体质量,助推碧水保卫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