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阳区坚持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发展理念,聚焦“生态强市”,主动融入“无废城市”建设,勇当“减废”先锋。
抓住“三个”机遇 助力践行新发展理念
一是技术进步做支撑。加快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建设,全力做好工业固体废物、危险废物、生活垃圾、建筑垃圾等污染防治工作,大力推进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,为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工作奠定坚实基础。
二是处置能力做保障。朝阳区作为长春市中心城区,幅员面积237平方公里,下辖9个街道、2个镇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,现有常住人口约70万人,固体废物产生强度高、利用不充分问题日益凸显,朝阳区建设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场,提出“1234”装修垃圾管理方法(即一个办法、两次核查、三次分解、四方台账等4项制度),形成更加高效、清洁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。
三是发展趋势做引领。国家、省、市相继出台《“十四五”期间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实施方案》,按照国家、省、市部署要求,制定本辖区方案,推进“无废城市”建设、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,推动实现降碳减污协同增效。
把握“一个”重点 推进“无废园区”创建
朝阳经济开发是新兴工业的集聚区,朝阳区以此为重点,创建“无废园区”,创新管理模式,推动工业固体废物在企业内、企业间和区域内高效配置,促进工业固体废物就地就近利用处置。
一是坚持突出优势,做优精准招商。朝阳经济开发区作为长春市发展第二产业的重要承载区域之一,近年来,凭借区位优势、资源优势,积极对接奥迪PPE、一汽新能源项目,域内华翔、华涛、富晟饰件等6户企业已成功与奥迪PPE签约。在大力发展汽配产业的基础上,瞄准智能制造、生物医药、光电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,跑出朝阳绿色高质量发展的“加速度”。
二是统筹产业布局,做好减量替代。结合碳达峰实施方案相关要求,推动园区内主要行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,不断采取工艺改进、清洁能源和原料替代、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提升等方式,降低工业固体废物产量。引导企业开展“绿色工厂、无废工厂”等多形式建设活动,健全完善企业内部固体废物管理制度,大力推广减废、替废等先进适用技术。
三是拓宽利用途径,提高处置能力。借鉴先行试点城市经验,探索“点对点”定向利用,鼓励实行梯级利用和交换使用,推动高值固体废物在企业内、企业间循环利用,推进现有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升级改造与能力提升,降低跨园区转移风险。鼓励扶持建设固体废物资源化循环利用项目,推动再生资源加工利用、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突出“多元”引领 大力倡导“无废理念”
朝阳区资源优势明显,辖区共有中科院应化所、省电力科学研究院等17个大型科研院所、吉林大学等8所高校以及师大附中等12所高中、43所优质中小学教育资源,域内各类医疗机构共512家,含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等11所全国知名三甲医院。朝阳区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,立足生产生活常见情景,突出垃圾分类、绿色办公、废物循环利用等“无废”元素,把无废理念融入生产生活作为当前城市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。
一是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。近年来,朝阳区坚持把生活垃圾分类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,在前进街道富豪花园小区打造了全市第一个试点,为全市垃圾分类工作趟出了路子、提供了朝阳方案。截至目前,朝阳区累计投资5899.7万元,对万科柏翠园、领秀朝阳、地矿花园等70个小区,以及长春市图书馆、吉林省人民医院、安民街小学等382个公共机构完成了垃圾分类试点建设工作,做到试点区域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。
二是全力打造“无废商圈”。鼓励绿色环保商品商家进驻商场以打造特色亮点;规范餐饮服务性行业绿色经营,倡导减少不可降解塑料袋、一次性餐具、洁具使用,全面推广使用可循环利用物品;在商场内放置分类垃圾箱以满足顾客需求,并对可回收废物、废旧设备、厨余垃圾等进行分类处置,使商场保持干净整洁公共环境卫生;组织开展以“绿色、环保”为主题的公益活动,在商场醒目位置张贴绿色消费、节能减排等宣传海报,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节能环保产品,以营造无废、环保、理性消费环境;对员工及入驻商户定期进行安全、节能、环保和卫生等方面培训,积极鼓励使用可再生资源,打造环保、节能企业文化等多措施助推“无废商圈”建设。
三是全力建设“无废学校”。将“无废理念”贯彻教学全过程,“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”教育全方位参与无废校园和无废城市建设。将“无废理念”融入环境教育课堂、课内外活动以及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,通过努力践行校园废弃物“合理分类,多方利用,妥善消减”等无废生活理念,全面普及环境保护、资源节约和可循环利用知识,增强师生资源节约和绿色消费意识。组织特色活动,多种形式开展“无废文化”宣教活动,把“无废文化”理念渗透到师生喜爱的游戏、实践、互动活动中去,落实到师生的日常行为当中去。切实加强“无废学校”为主题的宣传动员工作,立足学校教育触及面广、延伸链长的特点,将无废教育及垃圾分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,发动学生教育家长,扩大创建工作舆论覆盖面。
四是全力创建“无废机关”。在全区各机关、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,推行无纸化办公或倡导二次纸利用,减少使用一次性办公用品,多使用再生纸、再生耗材等循环再生办公用品。在机关事业单位食堂推行按需配餐、少量多次取餐等要求,降低餐厨垃圾产生。积极从绿色办公、绿色采购、绿色食堂等方面入手,实现源头环节集约减量。
“无废城市”建设事关城市的未来发展、事关民生福祉,朝阳区将按照国家、省、市要求,解放思想、开拓创新,发挥“头雁”作用,努力为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