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生态环境部举办2025年第二期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高级研修班。各省级执法机构负责人、业务骨干及流域海域监管人员百余人参加培训。农安县分局李宏刚同志作为吉林省代表,围绕“非现场监管+线下核查”破解养殖污染治水难题,在会上作经验交流。
本期研修班聚焦“规范涉企行政检查、提升行政执法质效”主题,全面总结涉企执法及推进非现场执法的进展成效,明确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,提出全面落实精准、科学、依法治污要求,坚决杜绝“一刀切”和层层加码、乱问责,切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。
近年来,长春市生态环境局以“创新监管提效能、精准执法促规范”为目标,持续聚焦执法能力建设与服务效能提升,综合研判精准发力、创新思路多措并举,推动涉企行政执法向规范化、精细化、服务化转型。
一是转变执法理念,服务前置精准帮扶。将执法重心前移,精准实施入企帮扶,推行“政策体检”服务,助力企业识别化解违规风险。建立企业帮扶台账,“一企一策”定制解忧。对普遍性、苗头性问题,实行问题预警源头治理。
二是强化执法留痕,全程规范提质增效。依托检查计划前置审批、文书双签、法律核验、当场确认等机制,构建从检查前对风险点综合研判,检查中“亮证亮码”、规范告知,检查后及时反馈结果的全链条、可回溯记录闭环执法体系。
三是普法警示并重,筑牢企业守法底线。一方面,深化“嵌入式”普法,制作通俗易懂的指引手册,结合日常检查进行宣传教育。另一方面, 选取典型违法案例,以案释法,强化震慑,督促企业筑牢守法底线,做到“知”“畏”并行。
四是拓宽监督渠道,锻造廉洁执法铁军。设立专用举报渠道,畅通“群众+企业”双维反馈路径。深度分析信访投诉,开展定向问卷调查,深挖细查问题线索,对普遍性、趋势性问题全力开展靶向治理。建立规范涉企问题与“群腐”整治线索双向移送、协同核查机制,对损害群众利益问题严查立改。
通过这次经验交流,借鉴学习了全国各省份城市的有益做法,有力推动了“非现场监管+线下核查”执法模式在基层的落地应用,为全国生态环境执法贡献了吉林智慧。
编辑:蔡露露 复审:李春晖 终审:赵占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