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年数十亿支圆珠笔,有多少成了“一次性”? “看不见的浪费”每天都在悄然发生

时间: 2017-06-23 15:06 来源: 长春日报
【字体: 打印
    持续多年的“光盘行动”带动大家重新意识到珍惜粮食、反对浪费的重要性。然而,在我们每天工作八小时的办公室里,不少“看不见的浪费”正每天悄然发生着。
    一年45亿支笔,写完了还是丢完了?
    在办公室里领笔需要登记吗,多长时间可以领一次,用完的笔怎么处理的?相信有不少上班族,尤其是党政机关人员平时并没有在意这样的“小事”。
    中国制笔协会副理事长吴少平告诉记者,2016年中国圆珠笔产量137.27亿支,出口81.2亿支,国内56亿支,剔除一般库存,按80%卖出去估算,约45亿支到消费者手中,相当于全国每人一年消费3支多。虽然全国平摊后看着不多,其中学生群体、中西部地区、农村地区每年买笔芯的量很大,但实际上,在办公室,许多笔都被用完一次就扔了。
    从事媒体工作的杨先生表示,自己在朋友中算是用笔比较多的,但真正写完的没几支。回忆起读书时期更换笔芯是常事,连笔杆坏了还粘一下继续用,这样的好习惯早消失了。细想一下,把笔杆和笔芯一起丢掉着实比较浪费,塑料、油墨如不加以回收也容易给环境造成影响。
    还有多少“看不见的浪费”
    除了笔,办公室还有不少被忽视的浪费。一位公务员黄先生告诉记者,自己工作过的单位中,经常有公共区域空调不控温、纸张打印随意、电器不及时切断电源等现象,有的同事甚至开着空调还开窗。
    国网长春供电公司计量室检验检测技术专责马骏骁表示,假设以市面上一台普通笔记本电脑为例,在没有特殊用电例如打游戏、看视频等需求的情况下,一小时耗电大约0.045度,假如下班时间不关电脑10个小时,按休眠状态一小时约耗电0.02度估算,一个月就白白耗费约6度电。而办公室常用的台式机一晚上不关,会比笔记本耗电量更高。
    除此之外,在采访过程中,也有办公室工作者向记者“吐槽”:单位活动条幅及活动材料基本都是一次性使用,浪费资源且不环保;打印机使用的硒鼓墨盒,基本为原装进口,每年耗费量大,使用完毕后回收十分困难。
    浪费的角落和盲点该如何清扫?
    2013年印发的《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》已提到,提高能源、水、办公设备、办公用品等的利用效率和效益,杜绝浪费行为。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,推行无纸化办公,减少一次性办公用品消耗。
    “虽然改变过程比较慢,但是浪费现象有所缓解。”公务员黄先生说,比如纸张双面打印、下班时互相提醒关电关窗等。一方面是依靠行政手段,要求每月填报能耗统计,超标要通报;另一方面是依靠呼吁和行动自觉,现在上到领导下到员工的节约意识都提升了。
    从事行政工作的贺女士告诉记者,其实在节约办公用品上有不少巧招,比如打印复印需要刷卡,每人一个账号,领笔要用写完的空笔来换等,慢慢形成一种习惯后,大家就不会过度耗费办公用品,也不会像过去那样肆无忌惮地打印私人文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