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写“绿色”秋收新篇章 ——刘长龙调研秋收、秸秆禁烧及森林防火工作侧记

时间: 2017-10-20 08:42 来源: 长春日报
【字体: 打印
    19日,市长刘长龙来到德惠、九台,深入田间地头、企业、工厂,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特别是报告中关于“三农”等工作的重要精神, 实地调研秋收、秸秆禁烧及森林防火工作。
    “秋收”“秸秆”“防火”“雾霾”,在深秋时节,对于长春这样的农业大市是一道农业现代化及绿色发展的“综合考卷”。
大地上,一望无际的金色绵延远方,一行行横竖见方、捆扎紧实的“秸秆垛”整齐地排列着,细碎的秸秆则像金色地毯铺在田间……在龙家堡村的地头,一台台大型机械正在田间工作,联合收割机将秸秆切碎,扬起后,秸秆捡拾机再将秸秆捡拾、拢堆,最后捆成密实见方的“秸秆垛”。
    “这些秸秆都怎么利用?”“一部分加工成饲料,销给养殖场;一部分加工成燃料块,替代冬季烧柴,因为技术科学,燃烧充分,没有烟尘颗粒……”当得知长拖集团科技有限公司今年新上50台设备,计划收储、消化5000公顷耕地上的秸秆时,刘长龙连声赞“好”!
    德惠市秸秆综合利用已经实现良性循环,今年确保综合利用率达85%。在米沙子镇新华村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区米沙子全量还田示范点,几台大型机械正在田间深松土地,刘长龙详细了解秸秆回收的情况以及给农户带来的影响,德惠市负责人介绍说,今年要深松6万亩土地,实现全量还田,这不仅增加土地肥力,通过政府补贴,还增加了农户收入。
    德惠市众维联合有限公司秸秆收储中心今年扩大了规模,将实现在2500公顷土地上收储10000吨秸秆。距离不远处就是国能生物德惠发电有限公司,每年可利用30万吨生物质发电,目前已与农户签订了14万吨秸秆采购订单。
    我市是农业大市,秸秆年产量上千万吨,自“秸秆禁烧”以来,大力推进秸秆肥料化、燃料化、饲料化、原料化、基料化等多种形式综合利用,收效显著。
    “秸秆禁烧不可能一蹴而就,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。”刘长龙强调,要坚决抓好秸秆禁烧管控,认真组织好秋季和春季的秸秆焚烧专项治理行动,对违反有关规定的人员,必须依法严管严罚。要持续抓好秸秆综合利用,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的各项政策,大力推广秸秆还田、秸秆发电等技术,不断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。要强化督导检查,切实把压力层层传导到位。要加强宣传,动员全市上下积极参与到秸秆禁烧、大气污染防治、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来,守住绿水青山、留住白云蓝天,人人尽责出力、共建美好家园。
    一路上,刘长龙边走边看,详细了解今年秋收情况。“尽快全面完成秋收,实现颗粒归仓,为‘确保国家粮食安全,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’作出农业大市应有的贡献!” 刘长龙强调。
    在九台区卢家林场,刘长龙检查了消防设施设备,观摩了省级机动森林消防队扑火演练及战备情况。目前,这里已经配备了红外遥感装置及远程操控系统,可以实现对周边10公里火警的实时监测。
    “造林十年功,火灾一场空。我们要重视再重视,做好网格化责任落实和专业队伍建设,保证在岗履责。”刘长龙强调,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,确保不发生重大森林火灾。要把森林防火的责任分解落实到人头、落实到山头地块,对隐患做进一步的排查整治,确保没有盲区、不留死角。要强化火源管控,加强巡查严守,特别是对高风险的林区要实行死看死守、封闭管理。要强化保障措施,切实加强防火值班值守,确保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知晓、第一时间上报、第一时间组织扑救,确保做到“打早、打小、打了”,努力将损失降到最低。
    市委常委、长春新区管委会主任李忠斌参加了在九台区的调研。